本报讯 (记者 金一清 宋晗语 王珏睿 景宇 徐梦雨 金于城 林雪凡) 昨日上午,第三届“良渚论坛”在杭州余杭正式开幕。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、博物馆馆长、考古学家、历史学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,开展国际研讨,深化文明互鉴。

“今天人类面临的大多数挑战,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,其他文化和民族都曾遇到过。”论坛现场,马耳他遗产局出版、教育与图书馆部门负责人戈德温·韦拉的一席话发人深省。

韦拉补充道,通过理解人类共同的过去,就一定能打造更美好的未来,并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。

“良渚论坛”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伟大的事情。

论坛现场,嘉宾们神采奕奕,穿着传统印第安服饰的玛丽亚·瓜达卢佩·埃斯皮诺萨·罗德里格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

她是墨西哥奇琴伊察遗址管理局局长。她说,自己身上穿的就是人类文化遗产,“服装上是玛雅文化的传统元素,我希望让立博体育人看到自己家乡的独特文化”。

罗德里格斯认为,“良渚论坛”的价值不言而喻,其影响力辐射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,以及全球范围内所有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考古遗址与文化遗址。

“我在参观良渚博物院时发现,中国结合了新兴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。我希望能和良渚建立联系,探索立博体育元的发展模式。”罗德里格斯说。

面对记者采访时,一些嘉宾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。

罗亚当是匈牙利驻沪总领馆总领事,他很喜欢中国,经常邀请他的朋友来中国看看。来到“良渚论坛”,罗亚当深有感触地说,人类有很多共同价值观,而“良渚论坛”这个空间激发了大家的合作和信任。

罗亚当十分赞赏“良渚论坛”这个形式,他认为国际文化交流是国家外交的基础,对于增强国家之间的友好联系十分重要。

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化旅游委员会秘书长安娜·索菲亚·丰塞卡·德·奧利维拉·布拉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她认为,文化、考古与旅游都非常重要,这些都是连接不同文明、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。

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,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,我很期待与不同国家的成员进行讨论。”布拉加说。

许多嘉宾都是带着议题前来。夏泽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,他盛赞杭州是一座传统文化和科技变革交织的希望之城。

本届论坛,夏泽翰十分关注良渚湿地环境中人水共生的情况,他认为良渚是见证中华文明演进的地方,这里有早期水利系统、稻作文明和玉文化,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。

小提琴家齐德·佐拉里希望在“良渚论坛”上找到音乐创作的灵感。他认为,当今世界最关键的就是文化,其包容性让大家聚到一起,将来他要通过音乐把不同的文化融合到一起,变成和谐的乐章。

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主任尼古拉·马西尼认为,良渚是研究新石器时期文明的一个杰出典范。“良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、研究、发展,比如通过文旅来强化大家对良渚文化的认同感,利用可持续的方式,不断强化良渚文化的价值。”马西尼说,“良渚论坛”让他十分兴奋,他认为良渚文化是全人类的财富,希望通过本届论坛促进全球文化对话与合作。

记者观察发现,在第三届“良渚论坛”上,嘉宾们乘兴而来,想必丰富的分论坛和深度对话一定能让他们尽兴而归。
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