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海和他设计的外骨骼产品


磁吸卡扣“啪嗒”响起,腰背仿佛被一双手稳稳托住——当记者系上外骨骼机器人腰带时,原本酸胀的腰椎瞬间松弛。

“走两步试试。”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首席设计师颜海博士在一旁提醒。记者迈步向前,大腿轻抬间,一股隐形的推力自腰部传至下肢,如同体内悄然嵌入一副“钢铁脊梁”。

在程天科技的展示墙上,一张“产品演进图”勾勒出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奔跑的轨迹,旁边一行小字写道:“让每一个人享受机器人的服务。”这副仅重1.9公斤的“易行髋关节助力外骨骼”正在将愿景化为现实。

记者 陈坚  

颜海本硕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,后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。2016年,他正式加入学长王天创立的程天科技,担任产品设计师、产品经理,负责产品战略、产品矩阵规划和设计创新工作。

为何选择外骨骼这个赛道?颜海的回答干脆而笃定:“未来的科技趋势中,物联网、智能穿戴、智能汽车……离人最近的一定是人机交互更强的智能穿戴。而最理想状态的产品,就是人机融合的外骨骼机器人。”

团队曾尝试无人机、无人船等多个方向,最终被外骨骼的潜力深深吸引。一张张手绘的外骨骼产品设计图凝结着颜海的洞察:外骨骼的使命是从“工具”跃升为“新器官”,它将与人体深度共舞,最终共生成为身体机能的强大延伸。

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程天科技将外骨骼推向产业化时,这一领域在国内几乎一片荒芜。“国际品牌进不来,国内团队各自为战,缺乏成熟路径。”颜海告诉记者,刚起步时,团队没有医学背景,便埋头苦读康复书籍,扎根医院请教专家。

他们跳出了当时行业惯用的“截瘫”或“偏瘫”单一路径,首创“中枢神经病变外骨骼”理念。“起初没人理解,但临床证明,它在偏瘫治疗与截瘫代偿上均有显著效果。”颜海说。

研发,是一场与体验的持续磨合。最初,穿脱一次外骨骼需耗时半小时,医患皆苦。颜海带领团队死磕“易用性”:磁吸扣具“啪嗒”即合,电动调节替代手动调节,账户登录自动适配腿长。“我们迭代百余次,最终将穿戴时间压缩至3—5分钟。”颜海说。

外骨骼作为新兴品类,全球供应链薄弱。团队选择了最难的路:自研核心元器件、自建供应链。“只有掌握关节模组、传感器等核心技术,才能兼顾性能、可靠与成本。”颜海表示。

2020年,程天科技首款医疗级外骨骼“悠行UGO”通过注册,现已迭代至第三代。“下一代脑机外骨骼不再是被动训练的机甲,而是通过读取脑电与机电信号实现‘意念控制’,让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进程。”颜海介绍。

程天科技的展厅里,一面荣誉墙静述着其行业地位。红点、iF、IDEA——全球工业设计三大奖项并列,标志着其产品设计已跻身世界顶尖。“我们应该是全球唯一包揽这三项大奖的外骨骼产品。”颜海语气中透着自豪。

荣誉背后,是技术的深水区攻坚,程天科技构建起以专利为核心的“护城河”。“我们跻身全球知识产权前20强,也荣获中国专利银奖。”颜海透露,截至目前,公司拥有六七百项专利,在外骨骼领域专利数全球第一。

省科技进步奖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浙江省首台套产品等一系列资质,夯实了“技术驱动”的企业基因。这些积淀凝练为产品全链自研、智能感知、全程康复、极致体验四大优势,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人机共生”提供了坚实根基。

技术积累之下,程天科技的产品线如骨骼脉络般清晰延展——

在医疗领域,医用级外骨骼已进入全国1700家医院,服务超80万人次,为截瘫、偏瘫患者提供精准康复。

在消费级领域,产品可服务于老年人与户外爱好者,为健康、轻松行走注入科技助力。

在物流搬运、特种作业等工业场景,外骨骼又化身为“钢铁工装”,守护安全,提升效能。

在程天科技的蓝图里,外骨骼将如日常衣物般寻常,成为人体温柔而强大的延伸。这条路,他们走了十年,并将继续前行——直到“人类Plus”的梦想,照亮每一个需要力量的平凡人生。

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