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 (记者 应可依 林雪凡) 当千年文物邂逅现代科技,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博物馆领域悄然发生。在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上,思看科技董事长王江峰以《三维重构:文化遗产的数字永生计划》为题,向全球同行展示了中国企业如何用毫米级精度的三维建模技术,为脆弱的历史遗存搭建数字“诺亚方舟”。其展示的三维扫描技术可精准还原文物纹理与空间结构,更突破性地应用于古建筑整体数字化,引发国际专家热议。

“我们刚刚在展示中看到的三维扫描技术,不仅适用于物品,也适用于建筑。”阿塞拜疆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Shirin Malikova向我们说道,“所有这些创新对文化遗产保护都至关重要,博物馆需要抓住这些未来发展方向。”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亦表示,该馆已运用多种数字技术守护古蜀文明,“期待与思看科技探索立博体育合作可能,让青铜神树在数字世界枝繁叶茂。”

作为国内工业三维扫描领军企业,思看科技近年持续加码文物3D数字化赛道。此次合作中,企业不仅提供硬件支持,更是深度参与文物修复全过程,形成“科技+文保”的完整解决方案。近年来,企业在恐龙化石数字化采集与修复、三星堆遗址文物3号神树修复工作、杭州西溪湿地明清古建筑数字化复现、云冈石窟与飞来峰石窟数字化保护等项目中,为文物创建数字档案,助力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“新生”。这些实践正如思看科技创新应用部经理何振贵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让文物‘活’在展柜里,更要通过数字拓片、3D打印复刻等技术,让文化基因渗透到文创开发、教育传播等立博体育维度。”

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