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 (通讯员 徐乐祎 周文倩 记者 宋晗语) 近日,浙江自然资源系统践行“两山”理念20年主题宣传活动在安吉县举行,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正式启动。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遗址湿地保护大悲庵洋片区生态修复项目作为6个意向投资项目之一现场签约,是杭州唯一入选项目,为余杭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注入新动力。

此次入选试点的余杭良渚遗址湿地保护大悲庵洋片区生态修复项目,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分量。该区域地处大运河和良渚两大世界遗产的交汇核心区,既是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良渚文化“稻作文明”“水乡聚落”特征的关键承载地。

项目计划总投资7.2亿元,统筹运用河道水系治理、湿地环境修复、良渚历史植物生境恢复、运河水乡农业文化保护传承等措施,构建良渚古城外围水乡环境保护示范地,良渚水乡饭稻羹鱼文化展示核心体验地,打造展示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。

更具示范意义的是,该项目创新探索“公益性+经营性”打包模式,将生态修复等公益性任务,与湿地生态旅游、文化创意服务等可产生现金流的经营性项目统筹规划,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,为同类遗产地生态保护提供“可持续、可复制”的路径参考。

未来,余杭区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,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,积极总结经验,力争形成“余杭样本”,助力浙江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持续探索前行,让绿水青山在余杭大地不断增颜值、增价值。



分享: